(五)情緒管理
1、寬透的人生價值信念。
不論是輔導員或教師,都應該有寬透的人生價值信念,在輔導或是教學工作裡,學生來來去去,我們走入這些孩子的生命歷程和經驗裡,跟他們一起面對生命裡的困厄、扭曲的人性,和他們一起痛,和他們一起難過,也和他們一樣感覺得到無助和沉重,輔導對孩子的影響不會只是一時的,但是我們終究會淡出孩子的生活,我們只是他們這個階段的貴人、守護者,甚或只能夠是在一旁守候著的、等著在他摔落時撐住他的一張安全網。有些孩子在我們眼前、照顧下成長,那些仍躓踣的孩子也總將會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繼續走完自己的路,輔導員和教師必須有寬廣、透見的人生信念,我們可以因為寬廣的視野而不那麼心胸窄隘,可以因為透見而少一些焦慮、多一些等候的耐心。
2、享受「淡」的精采。
「回甘不是單純的甜味,而是人生經驗的變化」─蔣勳
我覺得每個人都該要去讀一讀蘇軾的生平,從得意忘形到無目的的清涼人生,從下放落難到「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去了解為什麼蘇軾的生命有一種包容,有一種力量。
蘇軾原來是一個翰林大學士,因為是一個才子,才子總是很得意的。但因為政治不斷被下放,後來經朋友幫忙才在一個軍營靠東邊的地種田、寫詩,所以就改名叫蘇東坡。蘇軾變成了蘇東坡後,他覺得醜都可以是美,開始欣賞不同的東西,慢慢地從落難時「大江東去,浪掏盡」慨嘆,到「倚杖聽江聲」、「自喜漸不為人知」,所以這個「淡」是你經歷酸、甜、苦、辣、鹹以後「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回甘的滋味,好像沒味道,卻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覺。
輔導的歷程漫長而且經常充滿挫折,我們必須落實到找回自己的自信和定位,而不是在輔導工作上的成敗,或是在工作裡所扮演的任何一個角色,要覺得輔導、教學這個角色是我自的選擇,是我自己要做的,所以對於輔導這個工作、這個專業,要會享受,但不是用功利和成敗去看。
3、知道你自己的堅持在哪裡。
役男在中輟生輔導工作上因角色定位而有一些限制,同時輔導工作的目的不僅僅是守候著孩子陪他成長,也被期待能將學校的中輟生人數降低,在許多役男夥伴的經驗裡,我們經常面對的是許多兩難的問題。孩子可能願意來學校,卻不願意上課;孩子可能願意上課,老師卻希望他請長假;孩子可能可以進班上,但他卻完全不具備學習能力;孩子可能已經在外縣市、孩子的家庭結構複雜…,這一些不見得都是我們在中輟復學工作上努力就可以獲得解決的。而我們工作倫理的堅持和標準在哪裡?
面對學校其它行政處室、面對導師和任課教師、面對學生、面對輔導主任和校長、面對教育局和校外會的長官,當我們的中輟輔導工作窒礙難行或立場不同時,如何去和他們溝通,我們在輔導、教育工作上的堅持在哪裡?
其實,符合孩子當下最大利益,就是我們最核心也是最底限的堅持。只有知道自中輟輔導工作上應該要堅持甚麼,我們才能夠說服自己去抗壓,才能夠讓自己溫柔且堅定地在衝突和溝通裡站穩,減少猶疑不安。
4、自信來自於充份的準備。
最好的情緒管理來自於個人對自己生活和生命價值的自信,一個人自信,才能勇於任事、解決所碰到的問題,但我們怎麼樣才會有有自信?自信來自於充份的準備,但輔導員在輔導工作上的準備,不是只有輔導和教學專業,在生活領域上更要廣闊,因為中輟生輔導的本質是人格的形塑,孩子在生活會碰到的問題不會是單元、單一,人格的形塑也不會是單方面的,我們要如何自信地面對孩子、家長、導師,跟他們堅定地溝通,而這一些輔導的觀念、技巧、特質都根植於我們平時在廣泛領域的準備和充實。
5、善用心智管理(Mind Manager):跳躍式思維分層分類管理。
自信來自於充份的準備,而除了多面向跨領域的準備外,準備還需要方法。心智圖法有幾個特點:跳躍式、分層、分類,這有助於去捕捉、釐清、條列我們的思考,並呈現問題清楚的脈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