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7日 星期二

20131120上國中的第十二課〈好好玩,好好學〉


親愛的八忠家長、同學:

前天我在看新聞時,看到一則關於歐美國家開始推動從小學「程式語言」的新聞,內容大致是一群工程師開發了一套新的兒童玩具,兒童可以讓這一組一小一大的玩具(一個像球體,一個像四個球體疊起來的機器人)透過觸碰下達指令,做出各種動作,讓兒童從小就可以透過玩具及玩具的聲光反饋,訓練邏輯思考的能力。

我常會想到:這個世界變化好快。誠如新聞影片中比爾‧蓋茲、祖柏克等人所說的,現在的孩子從小就接觸網路、手機、平板,從小就應該要熟悉程式語言,知道這個世界是以怎麼樣的方式在運作,以及將以怎麼樣的方式繼續運作下去,這是很重要的。我還記得自己在小五時,爸爸的朋友送給我一台任天堂的紅白機;高一時,家裡買了一台286的電腦,那個時候最常拿來做報告,以及玩「A列車」(後來升級到386、486);大二時嗎,網路開始流行……一切都改變得好快。以前寫報告、找資料,都是往政大的社資中心或是圖書館找,高中時就往省立圖書館找,國中時就是往書局啦、文化廣場翻書,從沒預料到即將會生活在一個訊息隨時隨處可以數位汲取的時代裡。

但是一回到學校教室裡的場景中,每天上演的都是上課讀不好經、靜坐坐不好,上課晚進教室、地面都是用過的衛生紙,上課打瞌睡、作業沒寫、筆記不肯好好寫,永遠都是收不齊的聯絡本和關不緊或是抓不準打開時機的嘴巴……。我在想為什麼你們所處的世界和外面的有那麼大的落差,好像你們將來就只活在一個名為台灣(台北?)的山洞裡,可以永遠窩在自己的房間、臉書網路手機背後一樣。天下雜誌在2003年製作「閱讀,新一代的知識革命」專題,已經過了十年,你們還是和十年前教育下的孩子一樣無法真正落實閱讀;當臉書在國外已經開始在年輕世代間漸顯落伍,新型態「輕網誌」的Tumblr正如日中天席捲美國青少年時,我們的孩子還在臉書上搞小圈圈弄得烏煙瘴氣;現在已經有國家開始政策推動從小學程式語言……。好像整個社會,整個教育就只是在原地踏步,一屆一屆學生畢業,孩子們好像變聰明了,但只是好像,好的家庭教育、好的教養、從小好的學習資源所墊高的程度,在碰到臉書、手機APP遊戲、電腦網路之後,又被摧毀得只剩下枯架,招受不得半點凌厲些的挑戰。

我常常很羨慕英語閱讀能力好的人,他的世界無限寬廣,華語人口雖然多,但英語才是打開通往這個星球真正舞台的鑰匙,我的手機裡面訂了一些建築、設計、美術、科技、自然、宇宙的電子報,但大多都是英文的,往往只能望圖興嘆,想要再多瞭解一些內文,只能硬生生地被阻擋著。

在校園裡,看著不同班級的孩子,有些班級孩子玩得很瘋、很危險,有些班級整天除了讀書、考試之外就是再平凡不過的校園生活。這都不是我想看到的學習樣貌,台灣社會裡的學校教育終究甩不掉升學主義的影響,(其實各位不也是這種升學主義下的最大受益者嗎?在首善之區的台北,又是讀私立學校的音樂資優班,其實你們正是這種升學主義下最大的受益者。)考試、讀書是必要的、是躲不開的,我不能也不願意拿分數壓著你們讀,但我希望你們時時把每一科的學習當成是一個任務,我這次的任務就是把這一個章節的概念弄懂,找出最有效益的方法去考好它,我常覺得與其說是讀好書,不如說是解決讀英文、讀國文、讀數學……這些個問題。重點從來就只是:你怎麼發現問題、採取什麼方式解決它,而不只是讀書死記、考試這樣而已。

在學校,我希望看到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清清楚楚的面容,有淘氣的、調皮的、活潑的、文靜的、成熟的、直率的、謹慎的、愛玩的、愛思考的、愛表現的……這個社會本來就是各式各樣的人充斥著,一座花園也不會是只有一、兩種花卉,我希望你們每個人帶著你們本來的個性來到學校,每個人都能夠在這裡充分發揮自己與眾不同的特色,同時又能夠互相欣賞,我不是要你們每一個人都一定要互相喜歡、接受,但一定要能互相理解、欣賞別人的不同,哪怕是自己不喜歡,也要能夠去完完全全地理解,打從內心地理解。

你們都還是國中生,很難期許各位要做什麼大事業、有怎麼樣的大志向,在這個階段,玩是最重要的,但是玩也是種學習,不是亂玩、危險地玩,不是不顧及後果、沒有節制和考量的玩,我喜歡你們主動參與學校的各種活動,甚至主動想一些好玩的東西把它放進課堂裡。你們有我們沒有的想像力、創造力和活力,有用不玩的鬼點子和玩心,我喜歡你們自己有想法地把這些東西組織起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和老師分享,讓我們的教學過程更有趣。

下週就是期中競試考,八年級上學期也即將要過一半了,很快地就是聖誕節、跨年、寒假、農曆年,接著是下學期園遊會、金山露營、暑假,一個活動接一個活動,然後你們就九年級,很快就結束人生裡最快樂最沒有壓力的時光,但是別忘了,這也是你人生最關鍵的一段日子,你可以在這段日子很輕鬆地學得很好,把自己墊高一點然後在高中這個階段比較駕輕就熟地往理想的大學校系去努力。當然有很多人是很混地、學得也沒有很差地過完(/玩)國中,只是到高中後被課業壓得喘不過氣、放棄、茫然不知道自己將來能夠到哪裡,只能一路被烤三年,等著大學放榜選一個沒得選的校系。

國中是你可以讀得很輕鬆拿到好成績的時光,不是要你拼死拼活唸,只是要你上課用心用腦想、用力聽記、回家作業確實、考前用方法準備。

班上有許多同學讀得有點勉強,每個人的原因不大一樣,有些是不肯主動問,真的就只把讀書當讀書,讀不好就加倍加時地死讀,一點都沒要和人討論,一點都沒想說是不是有其他方法?讀書不是當苦力,和做事情一樣,是要用巧力、用方法。有些是不肯少玩、不肯負起責任,當學生有當學生的角色責任,有時候並不是說讀書這件事有多了不起,關鍵在「你怎麼看待自己的角色」、「你願不願意善盡你的責任」。另外有些人書讀得不錯,但怎麼唸就是那樣,掉不下去但也談不上資優,因為他從來不肯好好閱讀,在閱讀的時光裡和作者對話、和議題對話、和自己對話,他產生不了深刻的思考,永遠只是看著眼前、生活周遭的事,然後能夠應付得來,僅此而已。

我看著班上的學習,其實是欣慰大過於責難,班上的數學雖然中上的同學不夠穩定,但中後段同學普遍來說很少有放棄不學的,所以成績表現還不錯,只是普遍不少同學作業是不確實,或是只求做完題目但不思考不觀察,所以常常寫十題才有三、兩題的效果,沒有辦法做到寫兩、三題有寫五題的效益,因為只是當做作業去完成它,而不是用心觀察、學習。


至於英文其實普遍不錯,像今天英文選擇考得比雙語班其中一班好,也和資優班其中一班差距很小,但反過來看卻和前面兩個班相差有十分之多,和後一班也只差一兩分,這就表示我們只是在標準上,卻還沒有到學習良好,特別是一旦再加上手寫,按照各位疏懶於背單字、熟悉文法、少唸少聽的狀況,一定在總分上更拉大差距。

再者,班上英文老師李老師對班上的英文教學其實下了很大很大的工夫,她同時有輔導處的行政工作,也是輔導處的輔導老師,同時又教我們班英文,而且家裡還有小朋友,對她來說,教你們是很大的工作負擔,她不是會發大脾氣的人,好幾次你們上課吵,她私下都和我說,是她自己要去調整、摸索在班上上課的方式。不管是我還是數學老師、英文老師,我們都是喜歡你們保有你們原本樣子在學校學習的,所以我們常常會接受、寬待、允許你們在學習生活上的言行表現,希望你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能保有自己原原本本、清清楚楚的面容,但也常常因為這樣,在功課、考試的要求上就被你們想不經意不在意地輕忽了,我希望你們能更明白英文老師的用心和辛苦,不然她下這麼大的工夫備課、幫各位複習,但是你們英文方面的進步相較之下是緩慢、些微而不顯著的。

最後,我們這學期國文做了分組合作數位學習的活動,當然礙於我自己工作量及時間安排的問題,無法每一組一一仔細引導各位,比較多的是把時間給你們、把方法教給你們,讓你們自己利用課餘時間分組討論、做簡報、上台報告,有些組做得很好,有些組很用心準備但在重點輕重主次上掌握不夠,但我想都不要緊,但我也注意到當同學沒有在報告時,在台下的同學往往「傾聽」、「專注」、「思考」是不夠的,這是一個尊重問題,其次也是透過別人的上台在學習的問題。經過這學期的練習,我也在思考著下學期我們怎麼換個方式繼續善用這些數位媒材提升大家的學習興趣和成效,也會再和幾位同學討論看看。

下週就是競試,班上還有部分同學老師是很看好你們進創造力課程做更廣更深的學習,希望在這一次競試中,這些同學有很充分的準備,用心思考、檢視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不管是上課中還是回到家裡,好的學習習慣和具體落實的準備可以讓學習事半功倍。另外,更希望目前成績表現還不夠穩定或是還待加強的同學,不要怕考試,也不要擔心會考不好,要擔心的是自己有沒有主動去找出學習的問題,有沒有隨時去「意識」到自己學的過程中,自己在想什麼?有沒有隨時問自己這段文字在講什麼?這個章節的重點是什麼?為什麼要這樣拆項?如何才知道要這樣解題?學習的關鍵在「想」,想課本或題目到底在說什麼?想到底有沒有更好更有效益的呈現方式,把課本的東西簡扼地用圖表或條列方式表現在自己整理的筆記上。

希望大家玩的時候好好的玩,讀書的時候好好的讀書,其實會讀書的人才會玩,懂得玩的人才懂得讀書,不妨花點時間想想什麼是「好好」地玩、「好好」地讀書。

PS.經常被我點到要看課外書的那幾位同學,請自己主動培養自己讀的習慣。

八忠導師 沈承逸2013/11/2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